- 页数:175页
- 开本:16开 平装
- 出版社:南京大学
- ISBN:9787305148866
- 作者:严文井|编者:严欣...
导语
严文井,原名严文锦,湖北人,生于1915年。曾担任《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早期创作以散文、小说为主,写有散文集《山寺暮》、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等。后主要写作儿童文学,第一部童话集是《南南和胡子伯伯》。此后又出版了《丁丁的一次奇怪的旅行》《蚯蚓和蜜蜂的故事》《三只骄傲的小猫》《唐小西在“下次开船”港》等中短篇童话。其作品故事生动,构思巧妙,富于哲理和诗意,被誉为“一种献给儿童的特殊的诗体”。
《小溪流的歌(严文井儿童文学全集)》是其短篇散文集,遴选了具有趣味性和可读性的童话。
内容提要
《小溪流的歌(严文井儿童文学全集)》是儿童作家严文井的短篇散文集,本书遴选了具有趣味性和可读性的童话,以小动物如小松鼠、青蛙、小鹿、大雁等为故事主人公,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了深刻的人生道理,具有寓教于乐的作用,符合儿童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是儿童文学的典范之作。
媒体推荐
以《严文井儿童文学全集》命名出版的书还是第一次……两本童话,一本散文,使小读者们从他的童话,寓言中读到生动有趣的故事.富于哲理的教义和美丽诗情的语言;又从他的散文中,读到他的成长与思考,读出他如何用自己的心和艰,表达对世界的感受。
——严文井之女严欣久
作者简介
严文井,原名严文锦,湖北人,生于1915年。曾担任《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早期创作以散文、小说为主,写有散文集《山寺暮》、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等。后主要写作儿童文学,第一部童话集是《南南和胡子伯伯》。此后又出版了《丁丁的一次奇怪的旅行》《蚯蚓和蜜蜂的故事》《三只骄傲的小猫》《唐小西在“下次开船”港》等中短篇童话。其作品故事生动,构思巧妙,富于哲理和诗意,被誉为“一种献给儿童的特殊的诗体”。
目录
风机
胆小的青蛙
小松鼠
四季的风
红嘴鸦和小鹿
大雁和鸭子
皇帝说的话
希望和奴隶们
蚯蚓和蜜蜂的故事
小花公鸡
三只骄傲的小猫
小溪流的歌
三只蚊子和一个阴影
大卡车上的几粒尘土
尘土的“独立思考”
会摇尾巴的狼
向日葵和石头
南风的话
气球、瓷瓶和手绢
歌孩
沼泽里的故事
习惯
回声的结局
浓烟和烟囱
飞蛾和台灯
不泄气的猫姑娘
春夏秋冬
浮云
“歪脑袋”木头桩
一个晚上的故事
小红公鸡为什么不害怕了?
前言
儿童文学是什么?我相信对这个问题的追问,要比对于文学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追问更为普遍。在中国儿童文学界,对这一问题给出的定义有很多种。
儿童文学是根据教育儿童的需要,专为广大少年儿童创作或改编,适合他们阅读,能为少年儿童所理解和乐于接受的文学作品。
——蒋风著:《儿童文学概论》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方卫平、王昆建主编-((JL童文学教程》
对儿童文学最简明的界说是:以少年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文学。
——吴其南主编:《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是大人写给小孩看的文学。
——王泉根主编:《儿童文学教程》
应该说,上述四种儿童文学的定义都明白易懂,而且都在不同程度上有助于人们对于儿童文学的理解。我自己也写过《儿童文学概论》一书,在写作过程中,我回避了给儿童文学下明白易懂的定义这一方式,而是提出了一个儿童文学成立的公式——“儿童文学=儿童×成人×文学”,想通过对这一公式的阐释,来回答儿童文学是什么这一问题。我在书中说——
我提出这个公式的前提是否定“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和“儿童文学=儿童+成人+文学”这两个公式。
在儿童文学的生成中,成人是否专门为儿童创作并不是使作品成为儿童文学的决定性因素(很多不是专为儿童创作的作品却成为儿童文学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至为重要的是在儿童与成人之间建立双向、互动的关系,因此,我在这个公式中不用加法而用乘法,是要表达在儿童文学中“儿童”和“成人”之间不是相向而踞,可以分隔、孤立,没有交流、融合的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成关系,儿童文学的独特性、复杂性、艺术可能、艺术魅力正在这里。
……
儿童文学就是“对世界的描述”。每个人的儿童文学观念所表达的“对世界的描述”都会有所不同。在这有所不同之中,就存在着“真理”与“谬误”之分。比如,如果将儿童文学看作是一种观念,我在前面介绍的关于儿童文学是否“古已有之”的不同观点之间,就会出现“真理”与“谬误”的区别。
还应该认识到,在儿童文学“对世界的描述”的话语中,也存在着创造“真理”(观念)和陈述“世界”(事实)这两种语言。创造“真理”的语言是主观的,可是陈述“世界”(事实)的语言则具有客观性,也就是说,儿童文学言说者对主观的观念可以创造(建构),但是,对客观的事实却不能创造(建构),而只能发现(陈述)。
比如,周作人有没有接受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并把它转述为儿童本位论,这不是“真理”,有待研究者去“创造”(“制造”),而是“世界”即客观存在的事实。正是这个事实,有待研究者去“发现”。“发现”就要有行动、有过程,最为重要的是要有证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必须有美洲大陆这个“世界”“存在那里”。同样道理,研究者如果发现周作人接受了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并把它转述为儿童本位论,必须有“事实”(“世界”)“存在那里”。这个“事实”就存在于那个时代的历史文献资料之中。
作品是以什么性质和形式存在,是一个观念中的形态,是作家的文本预设与读者的接受和建构共同“对话”、商谈的结果。如果一部(一篇)作品被某人认定为儿童文学作品,那一定是那部(那篇)作品的思想和艺术形式与某人的儿童文学观念发生了契合。儿童文学的观念不同,就会划分出不同的儿童文学版图。
作为《大师童书系列》(中国儿童文学大师全集书系)的序文,我花了如此多的篇幅谈论儿童文学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而是“现代”思想意识建构的一个观念,为的就是避免陷入这套书系所选作品是不是“实体”的儿童文学这一认识论的误区,进而认识到该书系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我感到,这套《大师童书系列》的出版,对于以往儿童文学史话语中的“儿童文学”概念,作出了内涵和外延上的拓展,主编梅杰是依据自己的儿童文学观念,衡量、筛选作品,并进行适当的分类,建构出了这样一个大师级别的儿童文学世界。如果由另一位儿童文学学者来编选此类书系,所呈现的一定会是有所不同的面貌。从梅杰的选文来看,这套丛书运用的是一个更为宽泛的“儿童文学”概念——可以给儿童阅读的文学。这一选文思路,不仅对于儿童文学理论、史论研究者具有启发意义,而且会给儿童读者呈现出一片具有广阔性和纵深度的阅读风景。
我由衷地祝贺“中国儿童文学大师全集书系”的面世!
2015年4月16日
于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已经到夜里十二点多钟了,什么人都睡了,——不,还有一个人没有睡。这个人是一个机器师。他其实在想睡,早就在想睡了。你听,他一个劲儿在打呵欠,“哦——呵——哟!”他的嘴张得真大。为什么他现在还不睡?原来他在替我们的小孩们做一个奇怪的玩具。他把那玩具叫做“风机”。
风机是用一只饼干匣子改做的。机器师很聪明,他只在饼干匣子上装了几个轮子,和一个皮袋,这样一来,饼干匣子就能飞了。要它飞很容易,只要把一个小轮子旋转一下,那皮袋张开,把一些风吸收进去,皮袋鼓了起来就把饼干匣子带着飞起来了。飞在空中要它拐弯的时候,就旋转另外一个小轮子,往左旋转它就往左拐;往右旋转它就往右拐。要它往下降的时候,也只要旋转一个轮子,那另外又是一个轮子。这轮子一旋转,皮袋里的风就钻出来,饼干匣子就又慢慢往下降到地上来了。这个机器真好玩!
“哦——呵——哟!”“哦——呵——哟!”机器师一连打了好几百个呵欠,风机就被他做好了。他应该去睡了,是吧?是。不过他还没有去睡。他擦了擦眼睛,想:“我把机器送给谁去玩呢?”伛直抓脑袋。他很发愁:风机做好了,没有人来玩它。
后来,他拍拍脑袋笑了。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找到了一些面粉。把面粉调水捏了一个小面人。他笑了:“对,我把风机送给我的小面人玩儿。”他很欢喜,还用纸剪了一套衣服给小面人穿上了。他给小面人起了一个名字叫“小白”,因为小面人的皮色很白。
机器师拍了拍小白的脑袋,把他放在饼干匣上,对他说:“你坐在我做的机器上,可不许调皮、不许做坏事儿!不然,我会很伤心的。”
机器师就上床去睡了。他真辛苦,一会儿他就睡得什么也才知道了。
机器师睡着以后,有三只小老鼠从他们的洞里跑出来了。耕最大的一只叫老大,比较小的一只叫老二,最小的一只叫老三。11i们一跑出洞来都“吱吱吱”地喊要吃东西。
老三的鼻子很尖,他出洞口不久,就闻到了一种面粉的气味.他说:“哎!我闻到了一股面粉香味。今晚上我们有好东西吃了。…
老大说:“对,我也闻见了。那好吃的东西在桌上,我闻见那香味在桌上。”
老大带头,老二第二,老三最后,他们一个个跳上凳子,由凳亍跳上桌子。他们看见了风机和小面人。老大说:“在这里,就是上面坐着的那个小东西,让我们把他吃掉吧。”
他们一个个跳上了饼干匣,把小面人捉住了。
老二说:“我好久没有吃过面粉,让我先咬他一大口吧。”
小面人看三只老鼠要咬他,急得喊起来:“哎呀!不要咬我,不要咬我!”
老三问:“为什么不要咬你呢?你一定是很有滋味的。”
小面人想了一想说:“我不知道我是什么滋味。但是我知道我比你们聪明,你们知不知道?聪明人是谁也不许咬的。'’
老二说:“聪明的小面人可不可以让我们咬呢?我们看你是个小面人。”
小面人点头说:“是的,我是一个小面人,不过,我是一个聪明的小面人。我的名字叫小白,机器师这样叫我。聪明的小面人是不可以吃的。”
老大说:“我们不吃你,那我们怎么办呢?”
小面人说:“我可以替你们想办法。你看,我们现在是站在一个机器上。机器师叫它做风机。他把这个机器送给我了,专门让我用。这个机器会飞,你们想飞到哪里,它就可以飞到哪里。我们可以坐在上面飞到外面找东西吃去。只要你们不咬我,我们一起去。,’
三只老鼠一齐叫起来:“真的吗?好极了!快一点飞出去吧,我们实在饿极了。”
三只老鼠心里很高兴,都跳上了饼干匣。于是小面人把一个小轮子旋动了一下。喝!轮子旁边马上就有了风;风往皮袋里吹。一会儿,风袋就鼓得饱饱的,飞起来了。